拆改绘新卷,2025湖州七大片区拆迁图景与民生答卷——推土机的轰鸣唤醒老城新生

湖州 更新于:2025-10-12 00:47
  • alita小星
    拆改绘新卷:2025湖州七大片区拆迁图景与民生答卷

    推土机的轰鸣渐次打破老城的宁静,安置楼的蓝图在规划图纸上愈发清晰。2025年的湖州,一场覆盖城乡的拆迁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,从南浔的城中村到长田漾的湿地周边,从东部新城的国道沿线到中心城区的旧巷深处,674.0936公顷土地上正在上演"拆旧建新"的城市更新大戏,71个开发片区的蝶变背后,是民生改善与城市升级的双重期许。

    这场拆迁浪潮的布局绝非偶然。作为浙苏皖三省交汇处的枢纽城市,湖州2024年GDP已达4213.4亿元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至1.53:1,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此次成片开发严格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通过"五未"土地处置、低效用地清零等举措盘活存量,329.5721公顷集体土地与344.5215公顷国有土地的整合开发,将为71个重点项目腾出发展空间。

    南浔区无疑是此次拆迁的"主战场"。1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步推进,从城南片区的老旧民居到练市镇工业园区的低效厂房,7773户居民将告别旧居,30.51亿元投资将催生10131套安置住房。塘北西片区的居民老李已经开始盘算选房方案,他家50平米的老房子虽毗邻頔塘北岸,却常年受漏水困扰,"听说安置房有75型和90型可选,以后孙子上学也方便"。这片区域改造后,将与绿色制造产业园连成一片,实现"居住升级+产业集聚"的双重效益。

    东部新城的征迁则聚焦于功能优化。八里店镇318国道沿线的老金洲、升山、义山三块区域启动收储,乌山区域正全力推进清零工作,24家"散乱污"企业将有序退出,30户老旧农房列入拆迁计划。"以前这里作坊扎堆,环境又差,现在拆了要建物流园配套,以后家门口就业机会也多了",居住在此的商户张女士对未来充满期待。同步推进的紫金桥集镇改造,还将完成66户临街商铺升级,让国道沿线既见"烟火气"又见"新风貌"。

    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拆迁中贯穿始终。长田漾湿地公园周边,太史湾王家村的拆迁工作已启动,褚家兜、白花港的征迁也将在年底前完成。这片区域曾散落着不少农房和小型养殖场,与"山水间的人文客厅"的定位格格不入。滨湖街道工作人员介绍,拆迁后这里将恢复湿地生态原貌,同步推进的安置小区已预留教育、医疗配套,确保大钱村等拆迁户"搬得出、住得稳"。

    中心城区的改造则更显精细。上塘片区东块的0.51万平米区域虽规模不大,却承载着老湖州的集体记忆。这片东临小西街修缮区、北靠河道的区域,26户被征收人中16户为住宅居民,不少房屋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。按照补偿方案,居民可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,选货币补偿可获评估价20%的补助,12个月内购房还能再享10%补贴;选产权调换则有怡和家园、邵家墩花苑等4个小区72套房源可选,最小60型、最大140型的套型覆盖不同家庭需求。

    公平透明的政策是拆迁推进的关键保障。湖州执行2023年公布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,住宅搬迁补偿按200元/计发,每户保底12000元;临时安置补偿每月35元/,最低2000元的标准能保障过渡期间的基本居住需求。针对特殊困难家庭,还有专项补助政策兜底,未登记建筑也将按规定妥善处置,这些细节让拆迁从"要我搬"变成"我要搬"。

    拆迁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的起点。南太湖新区环渚市北片区将建成产城融合示范区,吴兴区物流园商业综合体将完善区域配套,南浔共同富裕实践区的产业园项目已在规划落地。对于被征收人而言,不仅居住环境得到改善,城乡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更将间接推动收入增长与公共服务升级。正如仁皇山街道工作人员所说:"我们不仅要拆出空间,更要改出民心,让城市更新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户家庭。"

    从苕溪之畔到太湖之滨,湖州的拆迁改造正书写着城市发展的新篇。当老旧房屋被高品质小区取代,当低效用地变身产业园区,当散乱空间融入生态湿地,这场惠及万千家庭的城市更新,终将让"绿色湖州、品质湖州"的画卷更加生动鲜活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